当前位置: 首页>妇科医话┃霉菌性阴道炎症反复发作?中医帮您来调理

阅读数(64次)

妇科医话┃霉菌性阴道炎症反复发作?中医帮您来调理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6月6日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到了,除了不断上升的气温,还有不断攀升的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在妇科门诊,经常会有女性朋友痛苦发问:霉菌性阴道炎症反复发作,怎么办?


“双子座”的念珠菌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一般以外阴瘙痒、灼痛、刺激和白带异常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不仅发病率高,还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约75%女性一生中至少患1次霉菌性阴道炎,但其中13%~28%患者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目前,全球RVVC年患病率约3871/10万,其中我国女性高达4436/10万。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选用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有些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仍有症状反复。如一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霉菌性阴道炎发作4次或以上,为RVVC。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并无成熟方案。
      在本病发展过程中,女性阴道内环境的状态是重要环节。正常阴道菌群以乳杆菌为主,此外还包括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等。乳杆菌是最常见的优势菌种,维护正常的阴道微环境,对生殖道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白色念珠菌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罪魁祸首。如果念珠菌有星座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双子座,因为它拥有双相菌,包括酵母相(善良)和菌丝相(邪恶)。当你的身体环境很好时,白色念珠菌呈现的是善良的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白色念珠菌开始大量繁殖,并转变为邪恶的菌丝相,出现症状。本病容易反复,尤其是RVVC更令许多患者痛苦不堪。


调整微生态平衡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虽然可以有效抑制或杀灭真菌,但由于忽视了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RVVC较难治愈,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即使是2021年新获批的非唑类新型抗真菌药物Brexafemme,在第25天随访访视时,也有至少40.4%的病人临床症状仍未消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科学的声音主张,通过“调整阴道微生态平衡”治疗RVVC。


中医药特色优势


      RVVC归属于中医“带下病”范畴。《灵枢·百病始生》曰:“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RVVC发病之本源于脾虚,其阴道微生态失调归因于脾虚所致内湿与外湿的相互作用,符合“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病因病机。调节阴道微生态即祛除湿邪,治湿则当先治脾。
      临床应用发现,口服中药健脾利湿止带剂可有效调节阴道菌群,促进RVVC的恢复。最新研究也证实,中药健脾利湿止带剂在减轻或缓解RVVC症状体征方面,疗效与氟康唑组相当;在第3个月随访时,中药汤剂组对RVVC复发防止方面,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显著优于氟康唑组,并可减轻反复使用抗真菌药对肝肾的损伤。
      徐州市中医院妇科在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RVVC。根据症状进行体质辨识,分证论治,外用药物如舒乐洗剂,内服药物可使用医院自制制剂,如妇康丸、暖宫逐瘀丸等,用法简单,服用剂量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也可使用传统的中药汤剂综合调理(可代煎成小包装)。


专家介绍


蒋小飞
生殖中心副主任
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江苏省中医药中医妇科领军人才、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周惠芳教授。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痛经等)、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等疾病的治疗,擅长运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各类妇科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电话:1510519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