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脑有所医┃立夏时节中风患者的养生之道

阅读数(165次)

脑有所医┃立夏时节中风患者的养生之道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5月10日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气温逐渐上升,阵雨雷雨明显增多,植物繁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人们在养生保健方面应顺应季节变化而为之。夏季应于心,《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已至,天热时人们容易出现心情上的烦躁,导致血管出现痉挛收缩,引起血压的升高容易造成脑梗、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中风患者容易出现症状的反复,比如偏瘫的肢体不适、病情的复发等等情况,中风患者怎样预防或减轻以上情况的发生呢?
      壹、 日常:防寒保暖
      刚刚进入立夏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故穿衣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需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血管收缩,导致中风的复发,同时注意保护颈椎、腹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以减少偏瘫侧肢体的不适感。保持衣着宽松透气,舒适即可。
      贰、保健:穴位应用
      日常可通过按揉阴陵泉穴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阴陵泉穴位于膝关节下的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手贴胫骨内侧向膝盖方向移动,到膝盖内侧凹陷无法移动处即可。可每日早晚用拇指按揉该穴位60下,按揉过程中以感到酸胀为度。
      指针按翳风。翳风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翳风按揉3分钟,直到翳风部位发热。


      指针按风池,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风池按揉3分钟,直到风池部位发热。



       指针按天柱,天柱位于后发际线正中旁1.3寸左右。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天柱按揉3分钟,直到天柱部位发热。



       根据病人病情选取相应穴位进行艾灸,比如说中风后病人肩颈部酸痛、头晕、失眠的,可以选取大椎、丰隆等穴位。


       腹泻、腹痛、食欲不振、胃灼热、恶心、嗳气、目眩、耳鸣等,可以在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地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


       灸疗宜每天一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艾灸一周后休息一天。艾灸宜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叁、情志:戒躁制怒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诱发中风的发作。立夏时节要重视精神调养,忌怒忌郁,保持恬静的心态,多听音乐,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

       肆、饮食:清火祛湿
       饮食方面,进入夏季后,天气渐热、湿气渐增,困扰脾胃,影响肠胃机能,对于脾胃虚弱的中风病人,应注重饮食的清淡与均衡。建议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瘦肉、豆制品等,以补充营养并强心。同时,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以预防动脉硬化。此外,要控制油脂和盐的摄入,避免食用煎炸、油腻、咸甜等食物,以免影响中风的预防和恢复。


       伍、锻炼:适度即可
       不论从事哪项运动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缓”为宜,不急也不滞。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阳气。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中风病人锻炼过程中尤其注意强度和安全性,注意家人的保护。


专家介绍


齐光辉
针灸脑病科一病区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脑病科临床工作近20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麻木、中风、眩晕、头痛、失眠、面瘫、面肌痉挛等疾病,擅长运用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本科疾病。擅长诊治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曾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18年作为针灸科医疗专家在马耳他援外医疗工作一年。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门诊西三楼308
      联系电话:1395214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