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运用——静脉穿刺技术新进展 作者:陈艳丽 NICU室三级护士

阅读数(13080次)

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运用——静脉穿刺技术新进展 作者:陈艳丽 NICU室三级护士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9月27日

      危重病人的抢救,大手术后长期输液,输注刺激性化疗、高渗性或粘稠性药物等等…怎么样去选择一种保留时间长,减少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的穿刺及置管方法呢?这些问题一度困惑着临床一线的护理姐妹们。随着时代的发展PICC的先进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

      在长期静脉输液或者间歇治疗的过程中,PICC被公认为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输液途径,目前在我国三甲以上大医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运用。2010年护理部组建了由大外科李美娟护士长为组长的静疗小组,并选派静疗小组成员参加中心静脉导管的培训,通过理论及实践技能严格考核,静疗小组的成员均获得PICC操作穿刺和导管维护资格证书。同时静疗小组在全院范围内积极进行静脉输液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广,开展会诊,负责全院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维护质量监督,解决静脉输液方面的疑难问题。一年多来,成功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输液支持营养的患者以及肿瘤科的病人成功置管数十例,受到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随着血管条件不佳患者的不断增多,传统的置管方法不能穿刺成功,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使PICC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美娟科护士长积极学习并成功引进了改良塞丁格技术,把它应用于临床。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用较细的穿刺针,穿刺置入导丝,通过导丝置入带扩张器的撕裂性置管鞘,经插管鞘送入PICC导管的方法。此方法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了静脉炎、血肿等并发症。

      王大爷是一位神志清醒的脑梗塞患者,由于呼吸衰竭需要使用呼吸机,住进了我们神经内科监护室。由于病人长期静脉穿刺,周围血管已经破坏殆尽,为了减轻病人穿刺带来的痛苦,李美娟科护士长立即带领静疗小组成员来到神经内科监护室为病人进行会诊,在反复的进行血管评估后,认为可以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在于家属沟通好后,当天下午由李科护士长亲自对病人进行置管。随着消毒、铺巾、肉眼穿刺、送入导丝、退出外套管、扩皮刀扩口、放置血管鞘、送管、撤出血管鞘、修剪导管、固定等动作的完成,成功的开辟一条静脉通道。这开通的不是一条简单的管路,而是生命的绿色通道啊!

      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我院护理技术新领域,也使我院PICC导管置入技术紧跟国内护理技术前沿。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也深信,随着我们的执着追求,我院的专科护理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