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秋季防“燥”市中医院专家为您支招

阅读数(2049次)

秋季防“燥”市中医院专家为您支招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0年9月9日

      立秋以后,虽然天气转凉,但仍然要注意保健身体,慎防“秋燥”。

      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王智明主任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燥”是一种季节性的病。在这个季节人们通常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肿痛、疲乏无力以及大便干结的症状,连带着人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三大人群须警惕

      防秋燥,儿童、女性和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王智明主任提醒,儿童由于脏器娇弱,机体免疫力低下,气管黏膜、鼻粘膜和皮肤都非常纤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引发过敏和气管炎等疾病;女性因为生理以及孕期等原因,易使体内津液不足,阴阳失调,特别需要滋阴养颜、润肺养气;老人本身机体处于衰退的状态、内脏器官机能也下降,对于外界的气温变化反应缓慢,容易诱发支气管疾病和其他疾病。

     “润燥”要润肺,解口渴更要解体渴

      既然身体干燥缺水,就得想办法给身体加水解渴。但是单纯喝水解得了口渴也解不了体渴。王主任说:秋季解体渴,关键在“润燥”。而按照中医的五行与五脏的对应理论:秋季干燥,五行属金,人体所对应主管的内脏为“肺”,因此秋天“润燥”关键就是要养肺、“润肺”,同时再辅以其它方面的保健措施。

      饮食防燥

      要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内的润滑剂。秋季每天水的摄入量要达到2000毫升,以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在食物的选择上要少辛多酸,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刺激肠胃。应该选择多食用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蜂蜜、和莲藕应为。多数水果和蔬菜生性寒凉,而且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以及水分,有润燥生津、清热润肠的作用。应多食用梨、葡萄、苹果、石榴等酸性水果。此外,中医讲究“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很好的“养阴生津”、进补的时机。可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羊肉、兔肉等来补肾强筋、滋阴补阳。

      起居防燥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熬夜,让身体各部位能够进入良好的调息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使身体各部位功能保持健康状态。保持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促进心肺功能活动。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适当洒水),可以在面部、手部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擦护肤品。(咨询电话:839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