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夏季中医养生保健之道 作者:张春菊 四病区三级护士

阅读数(11966次)

夏季中医养生保健之道 作者:张春菊 四病区三级护士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8月9日

      夏季是阳气旺盛、万物繁茂的季节,天气酷热,暑湿当令,耗气伤津,阳气易于发泄,阴气相对不足。中华传统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中医专家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所讲的“心”指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及心理精神因素。 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护阴并重”。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健身宜于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免伤阳。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射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此时心理养生不容忽视,保持心境平和欢畅。抑郁、烦躁 时可以听舒缓音乐,室内装饰应采用浅色系,以保持良好的情绪。

      3.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晚卧早起,由于暑湿较重,白昼当阴居避暑,夜间不贪凉夜露。 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临睡前不饮浓茶咖啡。

      4.盛夏,温度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之时应注意湿邪侵袭,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5.夏季阳气亢盛,天气炎热,食宜甘寒,如白扁豆、绿豆、苦瓜、西瓜、甜瓜、丝瓜、芹菜、茄子、豆腐、香蕉、桑葚、冬瓜、西红柿、竹笋、海带、紫菜等时鲜瓜果蔬菜。脾胃虚寒者慎用大量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尿路结石不宜多吃草莓,胃酸多易泻者,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慎食。

      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突出特点。中医护理学还特别注重对患者日常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环境等各个方面一般性的全面护理。通过这些一般性的护理,增强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