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生命的终止依然美丽——观《入殓师》有感 作者:王洪玲 NICU三级护士

阅读数(12585次)

生命的终止依然美丽——观《入殓师》有感 作者:王洪玲 NICU三级护士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6月21日

      曾经次观看《入殓师》的时候是因为一位朋友的推荐,当时看到影片一半时自己已经是热泪盈眶了,而今在我们医院提倡青年护士思想培养的推动下,我又再一次重新观看了一遍《入殓师》。重温这部曾获奥斯卡外语片奖的电影,内心深处的灵魂依旧被感动着,感动和触动之余更多了几分沉思。

     《入殓师》听名字让人感觉应该是一部很沉重的电影,毕竟探讨的是生命与死亡的话题。但是,130分钟观影下来,并不是沉重的感觉,而是对亲情和爱情,生活与工作,生命和死亡的独特解读和感悟!

      故事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林大悟的男人,原本的他的工作是一个乐团的大提琴手,这也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但是,因为经营不善的原因,乐团解散了,大悟也因为还不起大提琴的高额贷款,将它变卖,然后和妻子一起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阴差阳错,大悟成了一个入殓师。在对这个职业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之下,小林开始了作为一个入殓师的生活。起初,直面各种死亡让他感到恐惧,就连看到用来做菜的肉,他都呕吐不止;后来,妻子的反对、村人的歧视都让大悟一度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可是,在公司社长的帮助下,在与越来越多的往生者的接触之中(这其中包括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亲、带着无数吻痕寿终正寝的爷爷等等),大悟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后,大悟终于获得了妻子的理解和大家的尊重,电影在小林原谅了当年抛弃自己的父亲并且为父亲亲自送行的仪式中结束,留给人无限的思考。

      整个影片不断萦绕着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声,影片里从容开张的乐章,深沉开阔,其中流淌着温婉的生机,像阅尽千帆的老者,历练出的善顺与淡泊。大提琴拉响的是生命和宇宙的大气与和煦。艺术的命门在心,心在于悟。他一直热爱大提琴,但当艺术只是一种生命中激情般的幻梦,也许,这个梦想者还没有进入艺术本身。命若琴弦,只有生命的弦发出声响,才会有不朽的艺术诞生。当脑海中回荡出大提琴的琴声时,眼前就会浮出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和人物:社长夫人的去世是社长走上入殓师道路的开始;酒吧小姐在入殓师仪式上唤醒自己的内心,开始从事入殓师行业;社长在自己的小屋于大悟吃饭,那满是绿色植物的勃勃生机;那“好吃的伤脑筋”的美味,唤醒了大悟的心;双性人的父亲哭着说不论怎样,他都是我的孩子;澡堂大神的儿子哭着说对不起;蛙鱼为了死亡拼命逆流而上,宁愿死在故乡;妻子在澡堂大婶的入殓仪式上读懂了丈夫的心……

      电影的高潮,也是电影的结尾,是感动我的。大悟的父亲在他还只有六岁的时候,抛弃了他们母子,这让大悟一直对父亲怀着仇恨,而这一段痛苦的记忆,也成为了大悟一直无法卸下的包袱。而电影的后,大悟意外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在百般挣扎以后,大悟终于决定和妻子共同前往,看父亲后一眼。为父亲的送行,大概是大悟艰难的一次工作。当他在父亲的手掌中发现自己在六岁的时候送给父亲的那颗小石头的时候,他对父亲的恨在瞬间平息,他终于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割舍这一份骨肉亲情。后,他和妻子共同握着那一颗小石头,轻轻地贴在妻子微微隆起的腹上,在这一刻,生命的传承向我们展示了有关于爱与希望的深刻含义。

      一个个人生,一个个镜头,闪现在眼前和镜头,当泪水一次次滑落脸颊的时候,我的内心一次次被牵动着,除了对于爱情、亲情、死亡的感悟之外,更多的是被大悟塑造的入殓师职业形象所感动,也是从这部电影了解到日本人入殓仪式的过程,入殓师的脸、眼、手,每个细胞浸满肃穆、挚爱、温暖,仿佛面对的不是一具尸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件艺术品。入殓师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中,那份专注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双手慈爱地抚摸亡人的脸颊,修护、化妆,脸上洋溢着婴孩般的纯真。让我感动的是,给亡人擦洗换衣时,整个过程体现了入殓师业务技巧的炉火纯青及其从内心深处蕴藏的大爱,双手轻巧灵敏,静得令人窒息,轻得像是雪花落地无声无息,而且自始至终亡人身上都遮盖着洁净的布,没有暴露出一点点遗体,充分体现了对亡人的尊重,更让人觉得原来死亡也可以一样美丽!

      作为一名护士,我深深的被电影感染着,十年来的监护室工作生涯,自己也亲眼目睹了很多的生死离别,曾经也因为自己的职业而彷徨过,当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时自己也曾退缩过,有时也有过像男主角相似的心情,然而当看到主人公大悟从一个大提琴手到一名出色的入殓师,从开始的厌恶到迷茫再到热爱,那是需要怎样的过程?恐怕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问题,更多的是心态。我非常敬佩男主人公的职业素养,有句话说的好:“职业无贵贱”, 任何一个职业,如果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就带他参观自己的工作。他人感同身受的时候,就会理解和支持。

      看过入殓师让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则小故事:一头掉进陷阱的老驴怎么用劲也爬不上来,主人嫌他老了也懒得救他自顾自走了,老驴于是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陷阱里不断有人扔下垃圾,老驴开始很生气不停地抱怨——为自己的掉入陷阱、为主人的无情丢弃、为垃圾的臭气熏天使自己连死都不得好死。有一天,老驴突然想开了,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闭上了成天抱怨的嘴巴。每天,它把垃圾踩在脚下并且寻找残羹来维持生命,终于老驴在某日里重回了地面。现实中有多少和“老驴”一样的人,在失意、病痛、屈辱、无望面前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你只要重新选择你的态度,你便重新把握了你的人生。即使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与困苦,你一样可以把它踩在脚下,提升自我。这个世界只在乎你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着巨人的肩膀上去的,还是踩着垃圾上去的。

      这部电影让每一个人都开始思考生命与死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有很多人在看这一部电影的时候落泪了,那是因为电影中的某些画面或者场景,勾起了人们对于那些已经离开的亲人的怀念。然而对于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就像电影里说的:“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死去的人应该整装待发,去往另一个世界。活着的人可以悲痛,但不可以绝望。因为于逝者来说,死是另一种重生”。这句话充分的表述了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对于生命的尊重。就像泰戈尔所说:“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终止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