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调肝泻火,从“根上”医治2型糖尿病

阅读数(10962次)

调肝泻火,从“根上”医治2型糖尿病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4年1月2日

      典型病例:
      来自湖南怀化的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刘先生,在长沙就医5个月,一直靠吃西药控制血糖。可是刘先生空腹血糖在5.8左右,餐后2小时就升至12左右,效果并不理想。偶然的机会,刘先生在网上看到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王智明主任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效果很理想,便慕名不远千里到徐州找王主任看病。
      按照王智明主任的治疗方法,刘先生把吃了5个月的比格列酮片停了,继续吃二甲双胍肠溶缓释片,把计量从0.5mg2片加到3片,加上王主任开的中药方30付。服药25天后,刘先生去做了检查,空腹控制在4.7以内,餐后2小时不超7.68,糖化血红蛋白5.1左右。加强运动之后,刘先生的体重降至115斤,治疗效果远远超出他本人和王教授预期。
      接下来一个月,刘先生又开了30付中药,王主任为他调配了促进睡眠,和去除肝火的药物。现在刘先生明显感觉锻炼爬山腿有劲、眼前的水纹云少了。目前他正在学习饮食营养护肝疗法,借此巩固疗效。

      把疾病“消灭在摇篮里”
      中医在2千年前《黄帝内经》记载:“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就是说有一种病名为脾瘅,主要症状就是口中有甜味,病因是数食甘美,肥胖。病理机制是内热、中满,可以转变为消渴(糖尿病的中医古称),治疗方法就是用“兰”除“陈腐之气”。现在研究表明,“脾瘅”就是糖尿病前期。解决了“脾瘅”问题,就可以控制个体不会转化为消渴病(糖尿病)。
      应酬多,酒肉无度,腹型肥胖,口粘气味重是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因素。对于此种情形,王智明主任认为是“过食伤肝”所致,并提出“从肝论治”糖尿病的新途径,依次论创立“调肝泻火”法则,临床应用以及动物实验均证明可以减肥、调脂、治疗脂肪肝、轻度降低血糖,还能降低血压。
  
      抗糖魔“斩草须除根”
      血糖升高只是2型糖尿病的表面显现,还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炎症、凝血功能异常等等,这些才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的真正元凶!而推动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胰岛素抵抗。解决了胰岛素抵抗才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抗糖魔就要除胰岛素抵抗这个祸根。
      王智明主任提出“从肝论治”糖尿病的新途径,发现中医调肝泻火法能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解决胰岛素抵抗。对于很多2型糖尿病中期的患者,使用调肝泻火法治疗,可以逐渐减少口服西药的种类和剂量,也可以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还可以解决因为注射胰岛素所致的体重增加。调肝泻火法可以起到控制血糖、调脂、减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逆转脂肪肝等多重作用,连续服用3月中药病情稳定后可以配制胶囊从而控制糖尿病、改变糖尿病!

      特邀专家:
      王智明  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糖尿病、内分泌病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十年百项”糖尿病防治计划徐州项目实施方案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徐州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徐州糖尿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电信118、114特约在线专家,中、西医双学位。获国际糖尿病权威研究机构Steno diabetes center签发的糖尿病专科证书。20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经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科技攻关课题。擅长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痛风、肥胖、高血脂、发育障碍、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垂体、性腺疾病。同时对中医药调理治疗亚健康、抗衰老也有丰富体会。发明了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消渴安胶囊、糖尿病外用方“麻痛液”、糖尿病肾病专方“参芪糖肾汤”、痛风制剂“白虎历节胶囊”以及治疗甲亢“参芪金甲汤”系列、肥胖病“丹桅调脂汤”等系列十几种中药制剂。(王智明名医名方——芪元逍遥汤)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六上午,周三下午
      预约就诊电话:83902215(门诊) 15952260115
      个人网站:http://xzwzm.haodf.com/

                                                                                            (转载自《都市晨报》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