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医访谈┃医心者,行仁爱之术——记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王忠良

阅读数(149次)

名医访谈┃医心者,行仁爱之术——记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王忠良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

   


       5月22日上午,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生王忠良来到CCU病房,了解患者术后的情况。
     “还胸闷胸痛吗?头痛头晕吗?昨晚休息怎么样?胃口怎么样?口还苦吗?伸出舌头我看看”,“我看你的舌质颜色发紫,舌苔白腻”王忠良主任一边观察,一边询问,对患者像亲人。
      和记者说起中医来,从刮骨疗毒到心脏介入,从葛洪、屠呦呦到青蒿素,说起中医的传承与创新,科技与发展,王忠良主任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又展现了专家学者知识渊博的一面。


能看好病是医生的首要职责


      很多人都是爱一行,干一行。而王忠良是干一行,爱一行。
      刚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时,对中医了解不多,他想,既然选择了中医,就一定要当一名出色的医生。随着知识的积累,他渐渐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魅力,更激发了他强烈的学习热情,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1996年毕业后进入徐州市中医院工作。他边工作,边学习,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王忠良现在是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全国第五期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第1期“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人才、徐州市名中医、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徐州市优秀人才、徐州市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担任江苏省中医学会心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在核心及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著2部。
      他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奋战在救死扶伤一线,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今年初,80岁的赵大爷心衰,先后放过多枚支架,出现全身肿、胸闷等症状,在家卧床不起。赵大爷的儿子抱着一线希望,拿着在其他医院检查的结果来找王忠良主任看看。患者不能来,怎么看病?王忠良主任通过视频看出了赵大爷的病情,对症下药,赵大爷吃了一个星期的药,就能下床走路了,又过了一个星期,赵大爷恢复如常。赵大爷的儿子专门送来锦旗,称赞王忠良主任医术高超。



对待患者像朋友


      工作中,王忠良擅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患者答疑解惑,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讲解复杂专业的医学治疗,很多患者都说王忠良平易近人,像个朋友。
      有一次,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转院至徐州市中医院,患者有严重的高血压、一侧肾脏已经萎缩出现肾衰症状,曾在其他医院治疗过,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更严重了。王忠良检查后说:“患者是肾动脉狭窄引发的高血压,需要在肾动脉里放一个支架,再耽搁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建议尽快手术治疗。”此时患者家属已失去了治疗信心,只想保守治疗,减少病人痛苦。王忠良不愿轻易放弃,与患者家属两次真诚交谈,把患者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效果等详细告知,站在患者家庭的角度安抚劝导,最终打动了患者家属。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血压很快恢复正常,肾衰也好了,如今身体状况依旧良好,患者一家都成了王忠良的朋友。



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创建于1994年,是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重点中医临床专科,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诊疗量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取得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介入技术资质,年完成手术2500余例。
      作为心血管科的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在王忠良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科秉承“传承、创新”的中医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研制了冠心汤、调脂汤、降压汤、心悸汤、舒血降脂膏等系列专科制剂,创制了温阳通脉散、助阳强心散、脉通方等系列外用制剂,开展了药氧吸入、穴位贴敷、中药塌渍、药物罐等系列非药物疗法。
      人才与科研工作也硕果累累。科室现有医学博士8名,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名。近年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5项,在SCI和核心期刊发表70余篇,编写专著5部。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项。